裝潢新手入門3/4:該找設計師、統包還是自己發包?優缺點完整比較

裝潢新手入門3/4:該找設計師、統包還是自己發包?優缺點完整比較

裝潢新手入門3/4:該找設計師、統包還是自己發包?優缺點完整比較

在搞懂需求預算裝潢流程後,您正迎來新手最頭痛的抉擇:「我該把家交給誰?」這個決定,將直接衝擊你的預算、風格美感,以及未來一年的精神狀態。

該找設計師、統包、還是自己發包?這三者沒有絕對的好壞,只有「適不適合你」。選錯了夥伴,再高的預算也可能換來一場災難;選對了,裝潢就是一次愉快的升級。

這篇文章將會是您最誠實的「夥伴分析指南」。我們將深入拆解這三種模式的費用結構、優缺點,以及最重要的——你分別需要扮演什麼角色。讓我們開始這場「設計師 統包 比較」。

裝潢新手在設計師、統包、自己發包三者間做選擇的示意圖

快速總覽:設計師 vs 統包 vs 自己發包 比較表

在我們深入探討前,這張表格能讓您在3分鐘內快速掌握三者的核心差異。這也是一篇完整的「設計師 統包 比較」分析表:

比較項目 室內設計師 統包 (工程行) 自己發包 (DIY)
核心服務 設計 + 施工 + 監工 施工 + 監工 (無,你就是老闆)
設計規劃 專業、客製化、精準圖面 (3D/施工圖) 基礎規劃 (可能無圖或僅簡易圖) 屋主自行負責
風格美感 高 (核心價值) 不一定 (依賴統包個人美感) 屋主自行負責
溝通窗口 單一窗口 (設計師) 單一窗口 (統包) 多重窗口 (你要對所有工班)
費用結構 設計費 + 監工費 + 工程款 (最高) 工程款 (內含管理利潤) (中) 工班點工 + 材料費 (最低)
屋主心力 低 (前期需大量溝通) 中 (需自行規劃設計細節) 極高 (需全程駐點監工)
適合對象
  • 老屋翻新 / 格局變動大
  • 風格要求高
  • 預算充足、工作忙碌
  • 新成屋 / 輕裝潢
  • 需求明確、不動格局
  • 屋主有基本概念
  • 裝潢相關從業人員
  • 時間極度自由
  • 專業知識充足、抗壓性強

深度解析 (1):室內設計師

「設計師」不只出圖,更是你家的專案經理

找設計師,你買的不只是「風格美感」,更是「專業的風險控管」。一位好的設計師,是你的翻譯(把你抽象的需求轉化成可執行的工法)、是你的總監(控管風格一致性),更是你的專案經理(管理所有工班、時程與品質)。

找設計師的優點:

  • 專業空間規劃: 這是設計師的核心價值。解決採光不足、動線不良、格局畸零等問題。特別是「老屋翻新」,牽涉到基礎工程,設計師的介入至關重要。
  • 精準圖面,降低失誤: 提供完整的平面圖、立面圖、施工圖,甚至3D圖。工班「照圖施工」,減少「師傅憑感覺」造成的認知落差。
  • 風格整合與客製化: 能將你的喜好融合,打造風格統一且具備高度客製化機能的空間(例如:符合人體工學的收納櫃、隱藏式設計)。
  • 省時省力 (的單一窗口): 你只需要對設計師。所有繁雜的工班聯繫、進度追蹤、品質監督(監工),都由設計師(或其工務)負責。

找設計師的缺點:

  • 費用最高: 這是最主要的門檻。你除了「工程款」,還需要額外支付:
    1. 設計費: 在台灣市場,約 NT$4,000 ~ 10,000+ / 坪。
    2. 監工費: 通常是總工程款的 5% ~ 10%。
  • 溝通成本高: 你需要花大量時間在「前期」溝通,確保設計師抓到你的核心需求。如果找到風格或頻率不對的設計師,會是一場災難。
專家提示:誰最該找設計師?
「老屋翻新」「格局大改」的屋主,請優先考慮設計師。因為這牽涉到結構安全、水電重拉、防水等複雜的基礎工程,這筆「設計費」和「監工費」,是買專業的保險,絕對省不得。

深度解析 (2):統包 (工程行)

「統包」是施工的專家,設計要靠你自己

找統包(統籌發包),意思是「你出設計,他來施工」。統包通常是某個工種(例如:木工、水電)的師傅出身,經驗豐富,轉而承接整個工程的管理。

你必須清楚,統包的核心是「施工管理」和「成本控制」,而非「美感設計」。

找統包的優點:

  • CP值高 (省下設計費): 最大的誘因。統包的報價會將管理利潤(約10%-20%)內含在工程款中,但省下了昂貴的「設計費」。
  • 施工經驗豐富: 他們對施工現場、工法、用料非常熟悉,能快速解決施工中遇到的實際問題。
  • 單一溝通窗口: 你同樣只需要對統包一人,他會去幫你搞定底下所有工班。

找統包的缺點:

  • 美感風格不一: 這是最大的風險。統包的美感通常偏向「實用」、「大眾」,如果你追求的是侘寂風、輕奢風,統包很可能做不出來,或做出「台式混搭風」。
  • 圖面可能簡略: 許多統包不提供3D圖,甚至只提供簡單的平面圖。很多細節是靠「現場溝通」、「師傅經驗」。這非常考驗你和統包的默契。
  • 屋主仍需投入心力: 你必須「自己當自己的設計師」。你必須明確告訴統包「這裡要什麼顏色」、「櫃子要多高」、「要用什麼五金」。等於你省了錢,但要花上自己的時間和腦力。
專家提示:找統包的SOP
如果你決定找統包,請「自己準備好完整的風格簡報」。上 Pinterest 找好範例照片,把所有細節(包含把手、開關樣式)都標註清楚,直接拿給統包:「師傅,我就是要這個!」你給的資訊越明確,成果越不容易走鐘。

深度解析 (3):自己發包 (DIY)

「自己發包」:你就是老闆,也要承擔所有風險

自己發包,又稱「點工點料」。意思是,你將自己分裂成「設計師」和「統包」兩個角色。你需要自己:

  • 畫設計圖(或至少知道怎麼畫)
  • 拆分工種(泥作、水電、木工、油漆…)
  • 親自聯繫至少 5-10 組不同的工班
  • 安排工班進場順序(參考裝潢流程2/4
  • 自行叫料、比價、驗收材料
  • 每天(或至少2-3天一次)到現場監工、解決問題

自己發包的優點:

  • 最省錢 (理論上): 這是唯一的優點。你省下了設計費、監工費、統包的管理利潤,所有費用都是「工錢」+「材料錢」,預算掌握在自己手上。

自己發包的缺點:

(這是一段嚴厲的警告)

  • 極度耗時耗力: 你等於是全職的監工。你必須隨時on call解決問題,例如:「師傅,你約好的材料沒送到」、「師傅,水電跟木工打架了(工序重疊)」。
  • 專業知識門檻極高: 你懂估價單嗎?你知道水電管線怎麼走才對嗎?你知道泥作防水要試水幾天嗎?工序排錯,全體停工,甚至要打掉重做。
  • 工班協調的惡夢: 當出包時(例如:牆壁不平導致櫃子裝不上),油漆會怪泥作、木工會怪油漆。沒有統包或設計師居中協調,工班會互踢皮球,而你就是那顆球。
  • 風險無人承擔: 完工後漏水了,要找誰?是水電沒接好?還是泥作防水沒做好?你沒有合約保護,只能自己認賠。
專家提示:新手「絕對不要」輕易嘗試
除非你本人就是「裝潢從業人員」,或是你有「極度充裕的時間」(例如:留職停薪半年)且「對工法建材有深入研究」。否則,裝潢新手自己發包,90%的機率是「省了小錢、賠了大錢和精神崩潰」。

結語:這不是選擇題,而是分析題

看完這篇「設計師 統包 比較」分析,您應該明白了,這三條路沒有優劣,只有「取捨」。

這是一場關於「金錢」、「時間」與「專業」的交換遊戲:

  • 找設計師: 你用「金錢」交換「專業美感」與「寶貴時間」。
  • 找統包: 你用「自己的設計心力」交換「CP值」與「施工保障」。
  • 自己發包: 你用「巨大的時間與風險」挑戰「最低的預算」。

請回頭看看您在第一篇的需求與預算,誠實評估自己的「預算」、「時間」和「專業知識」。做出了最適合的選擇,您的裝潢之路就成功了一大半。

選好了夥伴,接下來要避免踩雷!
請繼續閱讀 【裝潢新手入門4/4:新手最常犯的10大裝潢地雷與SOP檢查表】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