跨縣市長途騎乘:環島換電站點規劃術
歡迎來到【換電技巧】的最終章。我們要挑戰的是「Gogoro 長途騎乘」。在西半部(台北到高雄),換電站「**多到**」你「**幾乎**」不用規劃。
但真正的「戰場」,是「**東岸**」(蘇花公路、台東、南迴)和「**山區**」(武嶺、阿里山)。
在這些地方,你的「里程焦慮」會「**具現化**」。這篇文章,就是你的「Gogoro 環島規劃術」。
一、長途的「唯一」神器:Gogoro App 路徑規劃
在【App 詳解 3/4】,我們提過這個功能。但在「環島」時,它「**不是選項,而是必需品**」。
1. 「憑感覺」騎: 你以為「下個鄉鎮」就會有站。錯!在花東,「下個站」可能在 50 公里外。
2. 「用 Google Maps 導航」: Google 只會帶你走「最短」的路,但這條路「**100% 沒有**」換電站。
你「必須」使用的 SOP:
- 出發前一晚: 打開 Gogoro App。
- 輸入「起點」與「終點」: 例如:起點「花蓮市」,終點「台東市」。
- 讓 App「運算」: App 會「**自動**」幫你規劃一條「**中途必須換電**」的「**智慧路徑**」。
- 看懂「中繼站」:
– 它不會直接規劃「花蓮 -> 台東」。
– 它會規劃:「花蓮 -> **(換電) 瑞穗站** -> **(換電) 玉里站** -> 台東」。 - 儲存路徑: 確認路線後,儲存起來。
為什麼 App 是「唯一解」?
因為 App「**知道**」你「**目前的電量**」,也「**知道**」你「**上坡/下坡**」的「**預估耗電**」。
它「**不會**」叫你用 50% 的電去爬一座「需要 60% 電力」的山。它會「**強迫**」你在「**山腳下**」的「**最後一個站點**」先換電。
二、Gogoro 環島的「電力紀律」:兩大心法
在都會區,你是「電量 20%」才去找站。
在環島(尤其是東岸),你必須遵守「**電力紀F律**」:
心法一:「滿電出發」原則
「永遠」在「市區」的「最後一站」換滿電。
情境: 你要從「宜蘭市」騎「蘇花改」去「花蓮市」。
(❌) 錯誤: 剩 60% 電,覺得「應該夠」。
(✅) 正確: 就算你還有 90%,你都「**必須**」在「**宜蘭市區**」的「**最後一個 Super GoStation**」,把電池換到「**100%**」(或 98%),才准上路。
因為你不知道「下一個站」的「排隊狀況」或「電量多寡」。
心法二:「見站就換」原則 (東岸限定)
「在東岸,你不是『沒電』才換,你是『有站』就換。」
情境: 你在台 11 線 (花東海岸公路) 上,你還有 70% 的電,但你「**剛好**」經過一個「**藍色 🔵**」的站點 (例如:長濱站)。
(❌) 錯誤: 「我電還很多,撐到下一站 (50km 外) 再換。」
(✅) 正確: 「**停車!下去換!**」
為什麼? 因為你「**賭不起**」。你「**不知道**」50 公里外的「下一站」,會不會在你抵達時「**剛好**」被「**維修**」、「**滿站**」或「**被前面 10 個車友換光**」。
在東岸,「**手上的 100%**」,永遠比「**地圖上的 100%**」更可靠。
三、終極魔王關:「耗電」的真相 (爬坡)
Gogoro 是「**爬坡的王者**」,也是「**耗電的惡魔**」。
Gogoro 的「瞬間扭力」在爬坡時(例如:南迴、武嶺)「**非常爽**」,但代價就是「**電量用噴的**」。
你在「平地」的 100% 電量,可以騎 100 公里。
你在「爬坡」的 100% 電量,可能「**只剩 40 公里**」。
長途騎乘的「省電秘訣」:
- 「全程 SMART 模式」: (複習【基礎操作 4/4】)
忘掉「方格旗」! 在環島時,「方格旗」是你的「**自殺按鈕**」。全程開啟「SMART 模式」,讓電腦幫你「**溫和**」供電。 - 「活用『電能回充』」:
**這才是「下坡」的神技!** 在你下「蘇花」或「南迴」時,全程「**不要**」按煞車,全程「**回電門**」,讓「**智慧電能回充**」幫你煞車。
→ 你不只「省了煞車皮」,你還在「**幫電池充電**」!你真的會看到你的電量「**回升 2% ~ 5%**」。 - 「黃金時速:50-60 km/h」:
Gogoro「**最省電**」的「甜蜜點」時速,大約落在 50-60 km/h。在西岸長途巡航時,保持這個速度,你會發現你的「預估里程」掉得「**非常慢**」。
恭喜!你已完成【Gogoro 換電技巧】(1/4 ~ 4/4) 全系列!
你已經是「換電」的「戰略家」和「實踐家」。但Gogoro的保養,可不像油車。在下一個新系列【Gogoro 日常保養 DIY 1/4】,我們將教你如何「洗車打蠟」,以及 Gogoro「到底可不可以用高壓水沖?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