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雄海港風情3/4:旗津與鼓山:渡輪、海鮮與燈塔之旅

高雄海港風情3/4:旗津與鼓山:渡輪、海鮮與燈塔之旅

高雄海港風情3/4:旗津與鼓山:渡輪、海鮮與燈塔之旅

駁二的藝術洗禮之後,「高雄海港風情」的第三章,我們要帶你體驗這座城市「最道地」的日常——「**鼓山 旗津 渡輪**」之旅。這不只是一趟觀光,這是一場深入老高雄「臟腑」的儀式。

「**鼓山**」是通往海的「門戶」,「**旗津**」是孤懸在外的「美食離島」。連接它們的,是那艘短短五分鐘、卻承載了高雄人數百年記憶的「渡輪」。準備好你的悠遊卡/一卡通,這趟「**旗津 鼓山 一日遊**」,將充滿海風、海鮮、以及登高望遠的開闊。

起點的儀式:鼓山 (Gushan)

我們的旅程,從「**鼓山輪渡站**」開始。這座橘紅色的建築,是高雄最忙碌的地標之一。你會看到「行人」、「機車騎士」,以一種奇妙的秩序,共同擠上渡輪的一樓甲板。這就是高雄最「生猛」的日常風景。

在地人Pro-Tip:上船後,請直衝「二樓甲板」的戶外座位! 那是行人的VIP區。短短五分鐘的航程,你可以吹著海風,回望西子灣的英國領事館,看著85大樓的天際線,以及高雄港的巨大貨輪從你身邊擦過。這五分鐘的「海景」,CP值高到破表。

出發前的「甜」頭:海之冰

在搭船前,你「必須」去輪渡站正對面的「高雄海之冰」朝聖。點一碗「X倍」的巨無霸水果冰,是所有學生的共同回憶。那種用「臉盆」裝的豪邁,就是高雄的性格。

高雄鼓山渡輪站,遊客與機車準備登船前往旗津
鼓山渡輪站是高雄的日常風景,人車共乘,是這趟旅程的起點。

美食的離島:旗津 (Qijin)

「嗶!」一聲,渡輪靠岸。歡迎來到旗津。一出站,你立刻會被「租車行」包圍。

第一步:租台「戰車」

在旗津,走路是「新手」,騎車才是「內行」。別懷疑,租一台「電動四人遮篷車」或「電動自行車」。這座島「很長」,你想去的景點(燈塔、海產街、風車公園)全部分散在島上,用走的你會崩潰。租車,是攻略旗津的「唯一正解」。

旗津的經典三寶:燈塔、砲台、星空隧道

  • 高雄燈塔 (旗後燈塔):停好車,爬一小段坡,你會抵達這座純白色的巴洛克式燈塔。它是台灣本島的第二座燈塔。但你來的目的,是它前方的「180度無敵海景」。這裡是俯瞰「高雄港第一港口」的最佳位置,你可以看著巨型貨輪,從你腳下緩緩駛入港灣。
  • 旗後砲台:就在燈塔隔壁。這座清朝留下的紅磚古蹟,充滿了斷垣殘壁的滄桑感。在地人最愛來這裡拍「婚紗照」,因為從城門的「囍」字型磚牆望出去,剛好就是高雄的現代天際線。
  • 旗津星空隧道:一條由舊軍事隧道改建的自行車道。隧道內有夜光彩繪,但真正的美景在「出口」。一出隧道,眼前是「柳暗花明又一村」的壯闊懸崖與海景。
高雄旗津海鮮一條街,店家陳列著新鮮的漁獲
旗津海鮮是這趟旅程的「重頭戲」,新鮮的漁獲是老饕的必訪之地。

旅程的靈魂:旗津海鮮 (Seafood) 與老街小吃

運動完畢,是時候「開戰」了。旗津的靈魂,在於「**海鮮**」。

旗津老街 & 海產街

一下渡輪站就是「旗津老街」,這裡的「小吃」是前哨戰。空氣中永遠瀰漫著「烤小卷」的焦香,還有「赤肉羹」、「蕃茄切盤」(必沾薑末醬油膏)…

但真正的「主力部隊」,在旁邊的「海產街」(廟前路)。

在地人Pro-Tip:「旗津海鮮」這樣吃才不被當「盤子」

海產街店家眾多,怎麼吃才內行?

  1. 策略一:避開「渡輪口第一排」
    這是觀光熱區的鐵則。越往老街「中後段」走,越能找到在地人光顧的老店。
  2. 策略二:點「合菜」,不如「自己挑」
    不要只看「$1000 三菜一湯」的觀光客菜單。最高竿的吃法,是「走到冰櫃前,用手點」。看到那條魚、那盤蝦,直接問老闆:「這尾清蒸多少?」、「這盤炒的怎麼算?」。價格透明,也能吃到最新鮮的「時令漁獲」。
  3. 策略三:必點菜色
    清蒸石斑、鹽酥蝦、炒海瓜子、蚵仔酥… 隨便點都新鮮。別忘了來一盤「炒水蓮」,補充纖維。

結語:從白天的生猛,到傍晚的滿足

一趟「鼓山-旗津」之旅,你體驗了「人車爭道」的渡輪、登上了「扼守港口」的燈塔、品嚐了「現撈現炒」的海鮮。這就是老高雄的日常:豪邁、直接、充滿海的鹹味與人情味。

當你帶著滿肚的海鮮和滿身的黏膩海風,搭上渡輪返回鼓山時,高雄的夜正要開始。在下一篇,也是本系列的最終章,我們要帶你直搗高雄的「深夜食堂」—— 瑞豐夜市與六合夜市的對決!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