核心元素:木作工法2/4:木作天花板設計:格柵、平釘,如何營造和室的沉靜感?

木作格柵 如何 營造 和室沉靜感?一場正在 決定 空間氛圍 的 天花板設計 革命

木作格柵 如何 營造 和室沉靜感?一場正在 決定 空間氛圍 的 天花板設計 革命

您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經驗:您精心打造的和室,鋪上了頂級的榻榻米、選用了溫潤的實木,但當您坐下,抬頭一看,映入眼簾的卻是冰冷、慘白的「公寓標準天花板」,以及一盞刺眼的中央吸頂燈。那份您苦心追求的「沉靜感」,就在您抬頭的瞬間,被徹底擊碎。

然而,與此同時,您在日式旅館或茶室中體驗到的,是一種截然不同的「氛圍」。那裡的天花板或許不高,卻以溫暖的木色「包覆」著您;光線不是從正上方刺下,而是從格柵的縫隙中、從牆邊的溝槽裡,溫柔地漫射出來。您會不自覺地放鬆下來,彷彿空間本身在引導您進入冥想狀態。

這正是「舊模式」與「新革命」的巨大差異。天花板,是和室設計中最常被忽視,卻最能決定成敗的「第五面牆」。作為「木作工法」系列的第二篇,本文將深入探討**和室天花板設計**的核心,解析**木作格柵(Grille)**與**木作平釘(Flat-pinning)**這兩大工法,是如何從根本上營造出無可取代的「**和室沉靜感**」。

和室天花板設計的挑戰:為什麼「一般公寓天花板」難營造「沉靜感」?

「舊模式」的室內設計,將天花板視為「背景」,唯一的任務就是「留白」和「掛燈」。這種思維,與和室追求的「包覆感」與「禪意」背道而馳,是導致氛圍失敗的主因。

高度的悖論:過高的屋高反而造成「疏離感」

在客廳或大廳,我們追求「挑高」帶來的開闊與氣派。但和室,尤其是茶室,其設計哲學是「內向」的、是「凝聚」的。一個過高的天花板(例如標準 3 米或 3 米 2),會讓坐在榻榻米上的您,感到自己「渺小」而「疏離」。光線從遙遠的上方投下,無法形成溫暖的包覆感。

一個設計案例中,屋主在一個 3 米 5 的挑高空間中規劃和室,卻沒有對天花板做任何處理。完工後,整個空間比例失衡,和室看起來像一個「盒子」,坐進去只感覺「空曠」而非「沉靜」。

燈光的悖論:一盞「主燈」的視覺暴力

「舊模式」的天花板,其唯一功能就是承載一盞「主燈」(通常是吸頂燈或吊燈)。這種「一盞燈照亮全室」的邏輯,是營造沉靜感的頭號殺手。它會造成:

  • 刺眼眩光: 當您坐在或躺在榻榻米上時,視線會不自覺地向上,刺眼的主燈會造成視覺上的焦慮與不適。
  • 僵硬陰影: 強烈的單一光源,會在空間中製造生硬、銳利的陰影,破壞了禪意所需的柔和與朦朧。

這種「視覺暴力」式的照明,與和室追求的「均勻」、「柔和」、「多層次」的光環境完全相反。

和室天花板設計 如何重寫規則:「木作格柵」與「間接照明」的角色

要打破「舊模式」的宿命,就必須導入「新革命」的兩大核心要素。**和室天花板設計**的精髓,不在於造型有多繁複,而在於它如何「降低視覺高度」並「重塑光線」。

新核心要素:木作平釘 — 壓低屋高,創造「包覆感」

這是最簡潔,也最有效的手法。所謂「木作平釘」,就是利用木作角料和板材,在原始天花板下方,再打造一個「新的、較低的天花板」。

這個動作的價值在於「創造包覆感」。和室的理想高度(從榻榻米平面算起)通常在 2 米 2 到 2 米 4 之間,這種略低的尺度,會讓人產生一種被溫暖「擁抱」的安全感。平釘的天花板再貼上「實木皮」(如松木、杉木、檜木)或「仿木紋」的材料,其溫潤的色澤會瞬間改變整個空間的調性,從冰冷的「白」轉變為溫暖的「木」。

新核心要素:木作格柵 — 光影的詩意與「秩序感」

如果說「平釘」是創造包覆感的「面」,那麼「格柵」(Grille)就是創造秩序感與光影詩意的「線」。**木作格柵**是傳統日式建築的精髓,它在現代和室中的應用,帶來了豐富的視覺層次:

  • 營造秩序: 一排排等距的木條,本身就帶有一種「韻律感」和「秩序感」,能讓人的心緒隨之安定下來。
  • 光影的媒介: 這是格柵最迷人的地方。設計師會將 LED 燈帶「藏」在格柵的上方或縫隙中,光線透過木條的層層過濾,灑下柔和、均勻、且帶有韻律的光影。
  • 修飾與整合: 格柵天花板也能完美地「隱藏」冷氣出風口、消防灑水頭、以及崁燈,將所有雜亂的設備,統一在整齊的線條之中。

超越「明亮」:衡量「和室沉靜感」的 3 個新座標

告別「舊指標」(只要亮就好),我們需要一套「新座標」來衡量**和室天花板設計**是否成功。一個能營造「**和室沉靜感**」的天花板,必須同時滿足以下三點。

核心指標:視覺高度(Perceived Height)

成功的和室天花板,其重點不在「物理高度」,而在「視覺高度」。它必須與坐在榻榻米上的人,產生「親密」的尺度關係。透過木作平釘或格柵來「壓低」視覺,是營造沉靜感的第一步。

輔助指標:材質的「暖度」 (Material Warmth)

天花板的材質,決定了空間的「色溫」。冰冷的白色油漆,會反射刺眼的冷光;而溫潤的木質(如杉木、松木),則會吸收並漫射出溫暖的暖黃光,這是營造「沉靜感」的色彩基礎。

核心指標:照明的「層次」 (Lighting Layers)

絕對禁止使用單一主燈。和室的燈光必須是「多層次」且「不見光」的。光線應該來自天花板的「間接燈槽」、格柵的「縫隙」、牆角的「立燈」或地台下方的「氛圍燈」。光線是用來「渲染」空間,而不是「照亮」空間。

為了協助您與設計師溝通,我們彙整了以下「和室天花板設計儀表盤」:

設計方案 (Design) 氛圍營造 (Atmosphere) 燈光搭配 (Lighting) 適用空間 (Best For)
木作平釘 (貼木皮) 溫潤、包覆、簡潔、安定 四周「間接照明」燈槽、少量「崁燈」 無印風、Japandi、屋高較低或空間較小者
木作格柵 (Grille) 秩序、光影、禪意、層次豐富 整合「LED 燈帶」、隱藏式「筒燈」 傳統和風、現代禪風、屋高充足、需隱藏設備者
傳統公寓天花板 (舊模式) 空曠、疏離、冰冷、刺眼 單一「吸頂燈」或「主燈」 (不建議用於和室)

和室天花板設計的未來:一個關於「仰望」的選擇

當您坐在和室中,您是空間的中心。**和室天花板設計**,定義了您「仰望」時所能看見的風景。這不僅是木工或燈光的技術問題,更是一個關於「心境」的哲學選擇。

您所追求的,是一個空無一物、讓人無限「外放」思考的白色天花板?還是一個由木質與光影所構成、結構井然、能引導您「內觀」自省的溫暖結界?您的選擇,決定了這個空間的靈魂深度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滚动至顶部